樂愛國著《找九宮格私密空間20世紀朱子學研討精華集成——從學術思惟史的視角》出書暨后記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9cf7d13da096.73292687.

樂愛國著《20世紀朱子學研討精華集成——從學術思惟史的視角》出書暨后記

 

 

  

《20世紀朱子學研討精華集成——從學術思惟史的視角》

作者:樂愛國等

出書社:北京:經濟科學出書社

出書時間:2017年

【作者簡介】

樂愛國,廈門年夜學哲學系傳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華孔子學小樹屋會理事。出書著作:《20世紀朱子學研討精華集成—從學術思惟史的視角》(2017)、《朱熹〈中庸〉學闡釋》(2016)、《走進年夜天然的宋代年夜儒:朱熹的天然研討》(2014)、《朱子格物致知論研討》(2010)、《儒學與科技文明》(2015)、《宋代的儒學與科學》(2007)、《中國傳統文明與科技》(2006)、《儒家文明與中國現代科技》(2002)、《為六合立心:張載天然觀》(2013)、《管子的科技思惟》(2004)、《中國道教倫理思惟史稿》(2010)、《道教生態學》(2005)、《王廷相評傳》(1998)等。學術論文二百余篇。

 

【摘要】

 

縱觀20世紀,馮友蘭、唐君毅、牟宗三、錢穆的朱子學研討無疑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最高成績。1934年,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出書,此中對于朱熹學術的論會議室出租述,開創了現代朱熹哲學的新領域,其影響宏大,直至本日。20世紀六十年月,唐君毅、牟宗三、錢穆在馮友蘭的朱熹哲學研討的基礎上,做出了周全超出而創新的研討結果,現代朱子學研討得以興盛。八十年月后,朱子學研討獲得了新的發展,尤其是,馮友蘭、唐君毅、牟宗三、錢穆的朱子學研討結果逐漸遭到學術界的重視,他們的學術思惟觀點被廣泛認可和廣泛援用,并做了進一個步驟推廣舞蹈場地和發展,他們的朱子學研討結果實際上成為百年朱子學研討的精華。

當然,無論是馮友蘭,還是唐君毅、牟宗三、錢穆,他們的朱子學研討又都樹立在其他主要學交流者的朱子學研討基礎上。平易近國時期,包含謝無量、胡適、唐武功、吳其講座場地昌、周予同、陳鐘凡、白壽彝、張岱年、李相顯等在內的不少學者從各個學科的角度展開對朱子學的全方位研討,為現代朱子學研討走向興盛起了主要的感化。遺憾的是,這些在平易近國時期為朱子學研討做出主要貢獻的學者,他們的研討卻逐漸被淡忘。

恰是基于以上考慮,本書分為兩個部門展開對20世紀朱子學研討的論述:現代朱子學研討的肇端和現代朱子學研討的興盛。其一,現代朱子學研討的肇端部門:以翔實資料為依據,著重論述平易近國時期在朱共享空間子學研討方面做出凸起貢獻的謝無量、胡適、唐武功、吳其昌、周予同、陳鐘凡、白壽彝、張岱年、李相顯等學者的朱子學研討,對他們的學術成績和學術思惟做出深刻的闡述,以展現他們的學術志趣和風范;其二,現代朱子學研討的興盛部門:以學術思惟史的角度,按照現代朱子哲學研討最為主要的十個專題,周全闡述從馮友蘭到唐君毅、牟宗三、錢穆的朱子哲學研討,著瑜伽教室重剖析他們的研討對于後人的創新以及他們之間各種主要學術觀點的差異、沖突以及邏輯演變過程,特別強調馮友蘭對于現代朱子哲學研討的開創之功,以及在此基礎上唐君毅、牟宗三、錢穆的創新之處和彼此沖突,動態地展現現代朱子哲學研討的學術思惟發展,在此基礎上,進一個步驟對他們的各種學交流術觀點作出深刻剖析和評判,舞蹈教室闡述新的思惟觀點,力圖有所衝破。

 

【目錄】

 

媒介

一、題解:什么是精華?若何集成?

二、研討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三、研討框架與局限

 

上篇:


現代朱子學研討的肇端

 

導言

第一章 謝無量:現代朱子學研討的先驅

一、概述

二、朱子的思惟淵源

三、朱子的道統說

四、朱子哲學

五、朱子學與陸王的異同

六、朱子的教導學說

七、余論

第二章 胡適:新文明運動中的朱子學研討

一、概述

二、對朱熹《詩經》學的評價

三、從科學角度對朱熹格致說的詮釋

四、對朱熹理欲論的剖析

五、余論

第三章 唐武功:《紫陽學術發微》的理學救國思惟

一、概述

二、朱子的學術思惟歷程

三、朱子的心性學與功夫論

四、朱子的經學

五、朱子政治學

六、朱子與陸王、浙東學派共享空間的異同

七、余論

第四章 吳其昌:“理學而尚考據”的朱子學研討

一、概述

二、朱子的著作

三、朱子的治學方式與辨偽

四、朱子“格物致知”與科學的關系

五、余論


第五章 周予同:經學史視野下的《朱熹》

一、概述

二、朱熹學術思惟來源及著作

三、朱熹哲學

四、朱熹經學

五、朱熹史學與文學研討

六、朱熹與象山、浙東學派的關系

七、余論

第六章 陳鐘凡:宋代思惟史中的朱子學研討

一、概述

二、朱熹的學術歷程與思惟來源

三、朱熹的宇宙論

四、朱熹的心性論與修養論

五、朱熹的政治論與教導論

六、朱陸學術之異同

七、余論

第七章 白壽彝:以史學為依據的朱子學研討1對1教學

一、概述

二、朱熹的師承與經歷

三、朱熹的著作

四、朱熹的辨偽書

五、朱熹的易學思惟

六、余論

第八章 張岱年:《會議室出租中國哲學年夜綱》對朱子學的闡釋

共享空間、概述

二、朱子學派歸屬及理氣論

三、朱子的兩一思惟

四、朱子的心性論與修養論

五、朱子的致知論

六、余論

第九章 李相顯:“以朱解朱”的《朱子哲學》

舞蹈教室

一、《朱子哲學交流》的研討方式

二、《朱子哲學》的體系建構

三、《朱子哲學》的動態闡釋

四、《朱子哲學》的創新思惟

五、《朱子哲學》的文獻考證

六、余論


第十章 朱熹門人后學及朱子學傳播研討

一、朱熹門人及其后傳

二、宋元明清朱子學

三、朱子學的海內傳播

四、余論


第十一章 從階級剖析進手的朱子學研討

一、概述

二、朱熹家庭佈景以及生平事跡的階級剖析

三、朱熹學術思惟的階級剖析

四、對朱熹學術思惟的批評與確定

五、余論

 

下篇:


現代朱子學研討的興盛

——從馮友蘭到唐君毅、牟宗三、舞蹈教室錢穆的朱子哲學研討

 

導言

一、馮友蘭的朱子哲學研討

二、唐君毅、牟宗三的朱子哲學研討

三、錢穆的朱子哲學研討

四、從學術思惟史的角度看

第一章 “集小樹屋年夜成”或“別子為宗”

一、問題的由來

二、馮友蘭論“集年夜成”及存在的問題

三、牟宗三論“別子為宗”

四、錢穆論“集年夜成”及其涵義

五、余論

第二章 “理”之內涵的分歧詮釋

一、朱子論“理”之內涵

二、馮友蘭的“情勢”與“共相”

三、唐君毅的“當然之理”與“實現原則”

四、牟宗三的“所以然之理”與“存在之理”

五、余論

第三章 “理先氣后”及“理生氣”的分歧詮釋

一、朱子論“理”“氣”關系

二、馮友蘭論“邏輯在先”

三、唐君毅、牟宗三論“形上之先”與“氣之依理而生”

四、錢穆論理氣“一體兩分”與“氣強理弱”

五、余論


第四章 “理”“氣”動靜論的分歧詮釋

一、朱子論“理”“氣”之動靜

二、馮友蘭論“太極”無動靜

三、唐君毅論“生生之理”及其動靜

四、牟宗三論“只存有而不活動

五、余論


第五章 “心與理一”及“性即理”的分歧詮釋

一、朱子論“心與理一”與“性即理”

二、馮友蘭的“只能言‘性即理’,不克不及言‘心共享會議室即理’”

三、唐君毅論“性即理”與“心與理一”并行不悖

四、牟宗三的“心性平行為二,心不便是理”

五、錢穆論“性即理”與“心即理”不成或缺

六、余論

第六章 “心統性格”的分歧詮釋

一、朱子論“心統性格”之內涵

二、馮友蘭對“心統性格”的詮釋

三、唐君毅論“心之主宰運用”

四、牟宗三論“心、性、情三分”

五、錢穆論“以心為管攝”

六、余論聚會場地


第七章 朱子仁學的分歧詮釋

一、朱子仁學及其研討概述

二、唐君毅論“仁者,心之德、愛之理”

三、牟宗三論《仁說》

四、錢穆論“宇宙之仁”和“人心之仁”

五、余論

第八章 “道心”“人心”及“天理”講座場地“人欲”的分歧詮釋


一、朱子論“道心”“人心”及“天理”“人欲”

二、馮友蘭論“天理”與“人欲”

三、唐君毅論“同心專心開三心”

四、錢穆論“人心道心只是同心專心”

五、余論


第九章 “格物致知”的分歧詮釋私密空間

一、朱子論“格物致知”

二、馮友蘭對朱子格致說的質疑

三、唐君毅論“求諸外而明諸內”

四、牟宗三論“泛認私密空間知主義”

五、錢個人空間穆論“心學重要功夫”

六、余論


第十章 朱陸異同的分歧詮釋

一、晚期朱陸異同研討

二、馮友蘭論朱陸異同

三、牟宗三的《象山與朱子之爭小樹屋辯》

四、唐君毅的《朱陸異同探源》

五、錢穆辨朱陸“心學”之異同

六、余論

 

結語:現代朱子學研討的文本詮釋、嚴重進展與存在問題

一、以朱子《年夜學章句》“格物致知補傳”為文本依據

二、現代朱子學研討的嚴重進展

三、現代朱子學研討存在的問題

四、走向以朱子《中庸章句》為依據的研討

 

附錄:平易近國時期(1912-1949)朱子學研討學術編年

 

聚會場地重要參考文獻

 

后記

 

 

后記

 

近三、四十年來,學術發展敏捷,學者憑著一腔熱情,充足地釋放被長期壓抑的學術能量和聰明,出現了大批的1對1教學學術結果,經過有關部門的評選,不少學術結果獲得年夜獎,此中確定不乏精華。應當說,學術界讓我來掌管“百年朱子學研討精華集成”這樣的項目,是對我的莫年夜信賴,同時也依靠了良多的希冀。

關于什么是精華,我在“媒介”中已作說明。這不過是對那些被學術界公認為學術精華的東西做出剖析而得出的我個人的見解,不克不及算是評判標準。況且,我只是項目掌管人私密空間,而不成能是眾看所歸的評判官,既沒有權利代表學術界也沒有足夠的才能對學術結果能否屬于精華做出公平的評判。我認為,“百年朱子學研討精華集成”這一項目標重點不在于辨別評判出哪些是精華,而在于從學術界所公認的學術精華中,剖析出為什么是精華,精華是若何構成的,或許說,是對于學術精華之所以為精華的進一個步驟闡釋。這也是我做這一項目標初志。正因為這般,本書所論述的重要是20世紀被學術界公認為學術精華的東西,是“精華集成”,而不是八面玲瓏地對一切學術結果進行匯總或綜述。

學術需求有精華個人空間,而精華是捶會議室出租打出來的,要經歷年夜浪淘沙,也就是說,學術精華是在對現有的學術結果做出進一個步驟的學術思惟史的剖析和評判中才幹凸顯出來。不成否認,對別人的學術結果評頭論足,或許說,愿意把本身的學術結果讓人評頭論足,在當今學術界并未成為風氣。沒有捶打,何來精華?本項目從立項到完成,一向有評委請求總結和評判近三、四十年來的朱子學研討結果,以及百年來國外的朱子學研討結果。項目組也嘗試著盡力過,但最終未能有所結果;此中最重要的緣由在于,現有的一些學術結果尚未經過捶打,尚未讓人評頭論足,乃至于難以從中看出被學術界公認為學術精華的東西。正因為這般,真誠地盼望學術界廣年夜學者對本項目結果評頭論足,以便能夠做出進一個步驟家教的修改。

樂愛國 謹記

2017年12月

講座場地 

TC:9spacepos273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